
2024年AR行业分析报告:AI落地最佳载体硬件生态共驱发展
AR采用光学透视(OST,Opticalsee-through),透视效果更真实,形态更轻便,但光学设计难度较高。
◼硬件和生态共振,AR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。2012年谷歌发布首款AR眼镜GoogleGlass,AR行业开始真正发展,市场期
望和投资热度较高,然而受AR眼镜形态、显示效果、生态应用等因素制约,整体发展相对不及预期;2016-19年行业经历低
谷期,但谷歌、微软等头部厂商软硬件仍持续更新迭代;2019年开始Rokid、Xreal、MagicLeap等新品陆续推出,硬件生态
持续完善,AR行业复苏发展。伴随光波导技术持续迭代&量产落地,AR眼镜形态将趋近于普通眼镜,推动C端市场渗透普
及,与此同时AI大模型也为AR生态应用带来更大想象空间,硬件和生态共振,AR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。
➢销量:过去几年AR销量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,2023年AR全球销量51万台,yoy+21%,其中国内和海外销量分别为20万台和
31万台,yoy分别为54%和29%。现阶段AR销量基数尚低,伴随AR眼镜硬件迭代升级和AI应用加成,更轻便、更智能、显
示效果更优的消费级AR眼镜有望在未来2-3年面世,带来行业需求拐点,根据WellsennXR预测,2027年全球AR眼镜销量有
➢格局:从销量来看,现阶段主推消费级AR的国内厂商在全球AR市场占据主导地位,微软、谷歌等海外AR厂商主要面向B端
➢分体式AR:处理器/存储/电池等与眼镜本体分离,需连接手机/电脑/主机盒子等外部设备使用,可以解决部分AR眼镜的交
互和内容生态问题,续航和散热性能也更好,但存在传输延迟、便携度不足等短板,由于分体式AR一般搭配Birdbath方案,
➢一体式AR:将处理器/存储/电池等集成在眼镜中,可独立运行使用,一般搭载光波导方案,体积重量显著下降,可穿戴性
➢现状与趋势:综合考虑显示效果和量产成本,目前Xreal、Rokid等头部厂商仍以BB方案分体式AR为主,雷鸟、INMO等逐
步推出光波导一体式AR,根据IDC数据,2023年中国分体式AR销量占比约85%。从趋势上看,随着光波导/散热/主控芯片
➢ 5月14日OpenAI发布新一代旗舰生成模型GPT-4o,接受文本/音频/图像的任意组合作为输入,并生成任意组合的输出,响应
速度能够做到与人类反应相似,最快232毫秒内响应音频输入,平均响应时长320毫秒。GPT-4o可以实时理解视觉、听觉等
信息并与用户交互,能够捕捉并理解交流情绪,成为富有情感色彩的智能语音助手。相比于其他终端,AI眼镜易用性和灵
活性更高,能够解放双手,通过摄像头和麦克风为大模型提供第一视角信息输入,同时AI信息输出也有更自然直接的呈现
载体(镜片/视觉信息、眼镜扬声器/音频信息),更适合作为GPT-4o等多模态大模型载体。
➢ 音频眼镜+摄像头,暂无显示功能:搭载高通骁龙AR1 Gen 1,照片拍摄从5MP提升至12MP,支持1080P/60fps视频录制,存
储从4GB提升至32GB,开放式扬声器低音提升2 倍、最大音量提高50%,5个麦克风阵列,拾音能力和准确度更高。
基于Llama 3,Meta AI除了基础的智能语音交互之外,还能进行视觉化交互(例如,识别建筑/根据冰箱食材推荐早餐等)。
➢ 销量可观:2023年10月上市,售价299美金,23Q4销量超30万台,截至5月初第三方估计Meta Ray-Ban累计已售100多万台。
➢ 目前AR眼镜的应用主要包括观影和信息提示,AI+AR眼镜在AI眼镜已有功能的基础上新增了显示功能,AI输出模式由单一
的音频拓展至文本、图像、视频,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交互体验,进一步拓宽眼镜应用边界,如提词、信息查阅、会
议记录、导航、游戏、观影等,Meta、谷歌以及国内AR厂商等均在积极推进AI+AR落地。
➢ Meta:Meta持续推进AR眼镜项目,后续由AI眼镜升级至AR的趋势明显,有望于9月份Connect大会展示首款AR 眼镜原型,
而下一款消费级AR眼镜有望在明年推出并量产,预计还将引入肌电手环作为交互。
➢ 国内厂商:国内AR产品持续向AI靠拢,以进一步拓宽AR应用生态,雷鸟X2、ARKnovv A1、INMO Go、MYVU等AR眼镜
图表:谷歌于24年I/O大会展示搭载AI大模型的AR原型 图表:2023年国内AR眼镜AI功能
◼ AR产业链:光学显示、感知交互、主控芯片是核心。AR眼镜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光学显示单元、计算单元和感知单元,此
外包括音频、存储、散热等。以微软Hololens为例,光学显示成本占比达43%,计算单元和感知单元分别占比31%和9%。
➢ 光学显示:作为AR最核心的部分,是决定轻量化消费级AR能否量产落地的关键。光学方面,现阶段量产以BirdBath和自由
曲面方案为主,后续往光波导升级趋势明确;显示方案包括LCOS、DLP、MicroOLED、MicroLED等,LCOS是短中期兼具
性价比和显示效果的均衡方案,MicroLED量产技术待突破,但应用前景广阔。
➢ 感知交互:AR感知交互主要包括SLAM空间识别、手势识别、眼动追踪等,SLAM是使虚拟信息能够准确叠加在现实环境、
实现空间计算的关键技术,而手势识别和眼动追踪则能显著提升交互自由度和便捷度,对于一体化AR尤为重要,感知交互
主要涉及摄像头、传感器、陀螺仪、加速度计等硬件,此外对软件算法、芯片算力也有一定要求。
➢ 主控芯片:高通AR芯片平台布局相对完善,包括AR2 Gen1和AR1 Gen1,前者适用于6Dof SLAM和交互功能较丰富的AR,
后者适用于具备拍摄/3Dof//AI/显示的超轻量化AR。此外,目前部分AR主打信息提示功能,对芯片计算性能要求不高,或
采用可穿戴芯片作为替代方案降低成本和功耗,紫光展锐、晶晨股份、炬芯科技等国产芯片均有应用。
◼ AR光学持续迭代升级,光波导是消费级AR终极方案。AR光学的性能评价指标包括FOV视场角、透光率、EyeBox、出瞳距
➢ 早期棱镜、离轴反射方案技术简单,但短板明显(棱镜方案视场角过小,离轴反射方案体积过大),难以在C端普及。
➢ 自由曲面方案和BirdBath方案均基于曲面光学,是现阶段成熟度较高的量产方案,其中BirdBath方案在消费级市场更为普及,
➢ 光波导方案体积小重量轻,接近普通眼镜的形态,透光率高,EyeBox更大,是消费级AR的终极方案,具备在C端放量的潜
◼ 棱镜方案和离轴反射方案:早期AR光学方案,技术难度低但缺点明显,应用较少。
➢ 棱镜方案:微型显示器LCOS屏光线°半透半反射棱镜到达末端反射准直器,反射光线通过棱镜出射至人
眼。棱镜方案简单、重量轻,缺陷在于视场角小(一般小于20°)、亮度不足、出瞳范围小,谷歌2012年发布的AR眼镜
Google Glass便采用棱镜方案,视场角仅13°,遮挡视野,且容易产生畸变,难以在C端普及。
➢ 离轴反射方案:显示屏将图像投射到前方透明的反射透镜后直接反射至人眼,外部场景亦通过该透镜进入人眼,从而实现
虚实画面叠加。该方案技术难度低、工艺成熟且视场角较大,2016年发布的Meta2便采用该方案,视场角高达90°,但离轴
【基础】2026年 天津师范大学045202运动训练《346体育综合之运动训练学》考研基础检测5套卷
【基础】2026年 天津师范大学050101文艺学《866语言文学综合之中国当代文学史》考研基础检测5套卷
【基础】2026年 天津大学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《832运筹学基础之运筹学》考研基础检测5套卷
【基础】2026年 四川轻化工大学086004发酵工程《805微生物学》考研基础检测5套卷
【基础】2026年 四川轻化工大学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《803食品化学》考研基础检测5套卷
【基础】2026年 天津师范大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《866语言文学综合之文学理论教程》考研基础检测5套卷
【基础】2026年 天津科技大学070300化学《860综合化学之物理化学》考研基础检测5套卷
输入店铺信息,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
*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,请放心填写